更新时间:2006-10-11 阅读: 次
一、凡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安装、市政、修缮等施工,均按本规定管 理。本规定所称外地建筑企业,包括: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建筑企业,中央各部门、军 队系统所属非本市登记注册,或企业基地不在本市,或企业职工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的,以及 与本市企业以合作等形式来京施工的外地企业。
二、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主管本市外地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市建筑业管理 办公室具体负责外地建筑企业的管理监督。区、县建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外地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监督。
三、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以招标或委托方式向外地建筑企业发包(含分包,下同)建 设工程,必须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市建委批准。建设单位和在本市施工的所有建筑企业,均不得使用外地零散民工。
四、外地建筑企业来本市施工,到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办理登记注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承包建设工程的,持营业执照、企业等级证书和所在地区省级建筑业主管机关的批准证 件,办理登记注册。其中参加投标的,必须领有投标许可证,中标后再办理登记注册。注册 期限按承建工程的合同工期确定。注册期满,工程未能按期完工的,必须办理延期注册手续 。
(二)提供劳务的,持营业执照、企业等级证书和所在地区县以上建筑业主管机关的批准证件 ,办理登记注册。注册期限按年度确定,每年登记注册一次。
五、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市的营业范围,由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根据该企业等级和曾承建的工 程质量等情况核定。外地建筑企业应按企业等级和核定的营业范围经营。
六、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市施工期间,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市的法规、规章,接受本市建筑业主管机关和公安、工商、环 境卫生、劳动、税务、审计等部门和建设银行的监督管理;
(二)严格履行合同,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向施工所在区、县建委办理施工管理备案,并按规定向市和区、县建委报送统计资料;
(四)按规定向公安机关办理企业职工暂住户口登记,申请暂住证,签订治安责任书;
(五)按规定向劳动部门申领安全生产合格证;
(六)在建设银行开立帐户;
(七)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照章纳税。
使用外地建筑企业劳务的单位,必须指定机构或专人,负责其日常施工和生活管理。
七、经批准并按规定注册登记的外地建筑企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八、外地建筑企业按下列标准向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缴纳管理费:
(一)以包工包料方式承包建设工程的,按工程造价总额的6‰缴纳;承包安装工程的,按人 工费8%缴纳。
(二)以包工不包料方式承包工程或提供劳务的,按每人每年24元缴纳。
(三)向在本市承包工程的外国建筑企业和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建筑企业提供劳务的,按 劳力费6%缴纳。
九、违反本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建委视情节和后果,给予如下处罚:
(一)向未经批准的外地建筑企业发包建设工程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 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使用未经批准、未办理注册登记的外地建筑企业劳务的或者外地建筑企业未经批准承包分包 建设工程、提供劳务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罚款。使用外地零散民工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清退,并对其按每使用一人500元的标准处以 罚款,罚款总额不超过3万元。
(二)外地建筑企业以伪造、涂改、租用有关图章、证照等非法手段承包、分包建设工程或者 提供劳务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并可处以5万元以 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向外地建筑企业出借、转让、出卖有关图章、证照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治安、工商行政、劳动安全、税收等规定的,由公安、工商行政、劳动、税务等部门 依法处罚。”
十、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建委负责解释。
十一、本规定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1986年5月14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严格控制外 地建筑企业来京施工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障您的权利。